重庆新四海化工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阳新微雕艺人石峰身怀绝活

编辑:重庆新四海化工有限公司  时间:2018/06/26
一根白头发丝上,宋代诗人朱熹诗作《劝学》清晰可见,“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文字转折顿挫不失书法韵味,且落款和印章一应俱全。

头发也能做文章?不错,在阳新微雕艺人石峰的家中,陈列着大大小小宛如指甲盖状的象牙微雕以及拇指般长短的玉石书画浅雕。其所“雕”之物或是几百来字的经文,又或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微画卷”。

拜师学艺“三顾茅庐”

1992年,25岁的石峰从电视上“邂逅”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常世琪。当时,常世琪应吉尼斯世界记录亚洲分会邀请,赴新加坡举办个人微雕作品展览,并在长2cm的人发正反两面刻了308个字,打破了当时由印度微雕家创下的发雕249个字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于是,石峰决定拜常世琪为师。拜师前,石峰是某美院油画专业的一名学生,闲暇时也爱“琢磨”一下微雕。当他得知常世琪在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职时,带着自己雕的几件作品直奔到了武汉。

然而,也许是太“鲁莽”,石峰没能碰到常世琪本人。所幸的是,他要到了常世琪的电话。回到家后,平静下来的石峰给常世琪打了个电话,常世琪表示愿意见他。于是,他揣着作品再次去了武汉。

看完石峰的作品后,常世琪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只是将几块象牙“丢”到石峰的手里,让他回家去试试。虽然有学习油画的基础,但石峰丝毫不敢怠慢。

这一试就试了半年。半年来,石峰几乎是闭门不出,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半年后,他将作品小心翼翼地呈现在常世琪的桌前。大师最终发话:同意收他为徒。

艺术为主微小为辅

石峰说,朋友圈里的人皆称他为“三绝艺人”,三绝指象牙微雕、玉器金银错工艺以及书画浅雕。但在石峰自己看来,象牙微雕是他始终是他的入门技艺,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如今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所谓微雕,它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所雕刻出的是精微细小的立体画面。“微雕是用特定工具,实现缩小雕刻,有画有字,一般需要显微镜才能看清。”在5毫米×5毫米大小的象牙片上,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笑”得恬静怡然;刻着6千余字的《金刚经》全文在一块2.5厘米×4厘米大小的象牙片上“静卧”。

浅雕介于微雕与雕刻之间。石峰说,对一个艺人而言,浅雕要有微雕做基础。在他的心里,任何一件作品的出炉都意味着唯一。他的桌案上,一块籽玉吊坠的观音图临稿部分已完成,“临稿与临摹、照抄不能混为一谈,临稿是通过刻痕的变化和深浅力度来达到一种有着雕刻质感的艺术效果,它是雕刻家对原作手稿的一种转化和参照,不过分追求与原作的画面一致。”但有些时候,对于整个作品而言,哪怕是收刀迟了些或是某个部分长了0.01毫米都不行。石峰说,“微小只是形式,关键还是在艺术体现。”

2008年,石峰是继马进贵和杨根连两位大师后第3位成功恢复和熟练掌握金银错工艺的人。据他介绍,该工艺最初见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渐渐失传。20世纪40年代,玉器界“四怪”之一的潘秉衡大师曾经恢复了金镶玉的制作方法,但是,潘秉衡不愿把手艺外传,1978年前后,金镶玉的制作再次失传。

2010年,由刘月川设计、石峰制作的书画浅雕作品白玉《五蕴皆空》获得中国玉(石)器百花奖(北京)银奖,成为目前为止该领域的最高奖项。

拿刀子比拿笔简单

“玉器的硬度比较大。”石峰说,“用力太大,会断刀,用力太轻,则会滑刀,而雕刻一般要求线条流畅,出现任何瑕疵都要磨平重来。”

2009年以前,在书画浅雕领域,石峰还处于摸索和研究阶段,所以在选料和画面效果上的质量效果参差不齐。“每一个阶段的作品都是趋于完美的,只是随着技术和工具的更新,每一个阶段的完美标准不同。”

据石峰介绍,他一年大概能做20余件作品,每件作品手工费最低2万元。目前为止,他觉得做得最好的一件浅雕作品,是王维的《雪出天山图》,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手工费5万元。

石峰说,微雕艺术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他一般选择在晚上进行创作。“如果是在头发上雕刻,我会先让自己安静几分钟,让呼吸和脉搏平缓下来,再开始动刀。”石峰说,关键是控制脉搏,现在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脉搏跳动与下刀时刻之间的规律。“就像在行驶的车上写字一样,没写过的人写出的字通常是歪歪扭扭,而经常写的人自然不是问题。”他笑着说道,“对我来说,拿刀子比拿笔简单!”